企業文化 .Culture
本網訊 在能礦資產公司的發展征程中,陳世月同志以其扎實的作風、創新的思維和優秀的實績,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擔當本色。

陳世月(左四)榮獲集團2023-2024年度擔當干部
“學生用水是天大的事!”陳世月沖鋒校園一線,解決沉疴頑疾。他深知,校園熱水項目關系到千萬學子的日常生活,一刻也不能耽誤。2020年寒冬,他主動請纓,帶領臨時組建的自主維保團隊,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個項目現場,像一名“救火隊長”,專啃“硬骨頭”。在六枝七中,面對720個宿舍用水末端系統嚴重損壞、近3000名學生用水困難的問題,他和團隊逐一排查、逐一整改,徹底解決了這一歷史頑疾。在惠水商務學院,為了根治近8000名學生晚上熱水供應不足的難題,他親自設計、組織施工,為學府家園4棟宿舍樓新建了機站補水系統。在畢節職校,F1、F2棟供水管網問題積累多年,末端出水正常率不到10%。陳世月帶領團隊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技術改造攻堅戰,最終將正常率提升至90%以上。在昆明津橋學院,面對7棟宿舍樓、12000名學生的用熱水難題,以及此前多家維保隊伍技改失敗的困境,陳世月團隊憑借過硬的技術和務實作風,徹底解決了系統問題,贏得了校方領導贊譽,為公司樹立了良好形象。陳世月還著手建立了維保工作標準化體系,確保事事有據可查、有據可依,為后續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在繁重的維保工作中,陳世月善于觀察、勤于思考。針對校園項目普遍存在的末端管路堵塞這一“老大難”問題,他沒有滿足于“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”,而是帶領團隊潛心鉆研。通過系統分析近三年以來的報修記錄,他發現校園項目末端管路堵塞問題中,72%是由水垢沉積引起,且傳統酸洗法需要破壞30%的吊頂結構。面對這個行業頑疾,他和團隊組成攻堅小組,成功自主研發了一套“化學反應與物理增壓相結合的末端中段水垢處理技術”。這項創新技術一舉解決了傳統方法效率低、成本高、破壞性大的痛點:處理單個末端的時間縮短了80%,所需人工減少50%,更重要的是無需破壞學校衛生間吊頂,節省了大量潛在成本。該技術迅速在六枝七中、畢節職校等項目推廣應用,效果顯著,成為降本增效的利器。
在擔任項目開發中心負責人后,他重塑公務車管理新秩序,面對車輛管理痛點,他主導建立車輛數據庫,實現派車數據化精準管理;主推維修申請、洗車、油卡領用等4大線上模塊,打通審批堵點,推動車輛管理邁入高效動態新階段,為公司基礎管理升級注入新動能。在負責采購與物資管理期間,他通過搭建電子化采購流程模塊、運用里諾軟件建立物資分倉模型,實現采購陽光透明、物資流轉高效,顯著提升了管理效能。
轉任螢氟公司副總后,陳世月扛起六枝螢石項目前期攻堅重擔。他設計優化搶抓進度,全年組織地勘調研3次、評審及設計會議8次,遠赴煙臺、郴州等六地深入考察選礦工藝,為方案決策提供堅實支撐。他提出“平行設計”(后優化)理念,有效規避重大技術風險,確保初步設計按時交付。他通過數據模型打破溝通壁壘,基于項目特征,構建專屬技術經濟數據模型,一舉解決長期依賴設計院導致的溝通低效痛點,大幅提升內部決策效率。他在檔案管理上樹立新標桿,主筆起草《六枝螢石項目工程檔案管理辦法》,創新提出分類靈活、高效規范的新型管理模式,已歸檔文件400余份,成效顯著。
從重塑管理體系的“破局者”到重大項目一線的“急先鋒”,陳世月以務實行動證明:擔當是能力,更是責任。他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在能礦資產公司改革發展的關鍵領域啃下“硬骨頭”、蹚出“新路子”,生動踐行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,為公司全體干部職工樹立了擔當作為、奮勇爭先的榜樣!(通訊員:陳瑩;編輯:秦理茂;二審:路艷寧;三審:肖玲)



